西北植物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2015年数据,《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力指数(CI)为417.94,在生物学科97种期刊排名第9,复合影响因子为1.294,综合影响因子为0.813。

  《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科核心期刊。近几年,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科技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精品科技期刊奖、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等。多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美国《BA》、《CA》、《CSA》、英国《CABI》、俄罗斯《AJ》、日本《JST》等多个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科学油炸:健康与美味的平衡术

时间:2025-06-18 15:30:11

在厨房里,油炸食品的香气总能勾起食欲,但背后隐藏的健康隐患却常被忽视。如何让金黄酥脆的外表与内在健康达成平衡?科学的方法能破解这一难题。

高烟点油品:厨房的“防火墙”

油脂的烟点是决定油炸安全的第一道门槛。当油温超过烟点,不仅会产生呛人油烟,还会分解出有害物质。花生油和茶籽油的烟点普遍超过200℃,如同为锅中的高温筑起一道防火墙。相比之下,橄榄油(未精炼)或黄油烟点较低,更适合低温烹饪。实验室数据显示,反复使用5次的油脂,过氧化值可能飙升8倍,因此家庭用油建议限制在3次以内,且每次需过滤残渣。

竹筷测试法:温度控制的“天然传感器”

精准控温是减少营养流失的关键。将干燥的竹筷插入油锅,若周围冒出均匀的小气泡(约170℃),便是食材下锅的理想时机。这一传统方法结合了科学原理:竹筷的孔隙结构对温度变化敏感,气泡现象实为水分蒸发的直观反映。温度过高会导致蛋白质焦化,而不足则使食物吸油过多。

预处理技巧:锁住营养的“金钟罩”

食材表面的水分是吸油的“帮凶”。肉类可先用蛋清或淀粉包裹,形成保护层;根茎类蔬菜则建议先焯水去除部分水分。这类预处理能将吸油量降低30%以上,同时保留内部营养素。

分段油炸:时间管理的“双保险”

高温快炸与低温慢焙结合,可兼顾口感与健康。例如炸鸡腿时,先以170℃定型锁住肉汁,再转150℃慢炸至内部熟透。分段控温避免外焦里生,减少致癌物丙烯酰胺的生成。

配餐策略:代谢调节的“缓冲剂”

油炸食品搭配高纤维食材(如杂粮、绿叶菜),能延缓油脂吸收。五谷杂粮中的膳食纤维像海绵般吸附部分脂肪,而深色蔬菜的抗氧化成分可中和自由基。药膳智慧中,山楂、陈皮等食材也能促进脂质代谢。

油烟管理:呼吸系统的“隐形护盾”

高温产生的PM2.5油烟颗粒对肺部危害不亚于雾霾。使用深口锅减少油面暴露,或加盖短暂焖炸,能降低60%以上的油烟扩散。事后及时开窗通风,并开启抽油烟机至结束后5分钟。

心理调节:可持续饮食的“润滑剂”

家庭主妇在烹饪时易因琐事焦虑,而压力会加剧对高油食物的渴望。每日留出15分钟进行瑜伽或太极,通过呼吸调节平衡身心。规律的作息同样重要,睡眠不足会导致味觉敏感度下降,无形中增加重口味需求。

科学油炸的本质,是在美味与健康间寻找动态平衡。从油品选择到心理调节,每个环节都像齿轮般紧密咬合。当技术遇上智慧,油炸食品也能成为健康饮食拼图中合理的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