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2015年数据,《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力指数(CI)为417.94,在生物学科97种期刊排名第9,复合影响因子为1.294,综合影响因子为0.813。
《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科核心期刊。近几年,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科技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精品科技期刊奖、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等。多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美国《BA》、《CA》、《CSA》、英国《CABI》、俄罗斯《AJ》、日本《JST》等多个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甲状腺功能减退与疲劳怕冷体重增加的关系
时间:2025-08-22 16:59:05
警惕身体发出的"慢动作"信号:甲减的典型表现
当身体出现持续疲劳、异常怕冷、食欲下降却体重增加等症状时,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的预警信号。甲状腺作为人体代谢的"发动机",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3、T4)直接调控能量代谢、体温维持和器官功能。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身体各系统会出现"减速"现象:
1. 低代谢综合征:体重增加与能量匮乏的矛盾
体重异常:尽管食欲减退,患者仍可能每月增重1-2公斤,这是由于代谢率下降导致热量消耗减少,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囤积。研究显示,甲减患者基础代谢率可降低15%-40%,即使严格控制饮食也难以避免体重上升。
疲劳乏力:患者常感到"怎么睡都不够",白天嗜睡、活动耐力下降,爬楼梯或快走时易气短,这与肌肉细胞能量生成不足直接相关。
2. 体温调节障碍与感官异常
畏寒怕冷:即使在温暖环境中,患者也常手足冰凉,冬季更明显。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不足导致产热减少,核心体温可较正常人低0.5-1℃。
皮肤毛发改变:皮肤干燥粗糙、脱屑,小腿前侧可出现非凹陷性黏液性水肿;头发干枯易断,眉毛外1/3脱落,指甲脆薄有裂纹。
3. 消化系统与精神认知改变
消化功能减弱:胃肠蠕动减慢导致便秘(每周排便少于3次),严重者出现腹胀甚至黏液水肿性巨结肠。
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如同"大脑被浓雾笼罩",部分患者会被误诊为抑郁症或老年痴呆。
揭开甲减的"神秘面纱":病因与高危因素
1. 自身免疫攻击:最常见的"隐形杀手"
桥本甲状腺炎占原发性甲减病因的90%以上,免疫系统错误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滤泡细胞破坏。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升高,每年约2%-4%的抗体阳性者会进展为临床甲减。
2. 医源性损伤与药物影响
治疗后遗症:甲亢患者接受放射性碘治疗或甲状腺手术后,10年甲减发生率可达40%-70%。
药物副作用:长期服用锂盐、胺碘酮等药物可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胺碘酮诱发甲减的风险为5%-22%。
3. 碘代谢异常的双刃剑效应
碘缺乏: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原料不足,引发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甲减。
碘过量:可诱发或加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TIDE研究显示尿碘>300μg/L时,亚临床甲减风险增加1.8倍。
4. 高危人群筛查建议
以下人群应每1-2年检测甲状腺功能(TSH+FT4):
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3-4倍),尤其是40岁以上及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
曾接受颈部放疗或甲状腺手术者
妊娠期或产后女性(孕期甲减可影响胎儿神经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