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2015年数据,《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力指数(CI)为417.94,在生物学科97种期刊排名第9,复合影响因子为1.294,综合影响因子为0.813。
《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科核心期刊。近几年,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科技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精品科技期刊奖、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等。多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美国《BA》、《CA》、《CSA》、英国《CABI》、俄罗斯《AJ》、日本《JST》等多个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硝酸甘油急救用药指南
时间:2025-07-30 11:21:02
硝酸甘油作为心绞痛患者的“救命药”,其服用方式与起效速度直接关系到急救效果。关于“一口闷”是否起效更快的疑问,需要从药物吸收机制和剂型差异切入,揭开科学真相。
舌下含服:黏膜直通的“高速通道”
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的起效时间仅为1-3分钟,最快可在1-2分钟内缓解心绞痛症状。这是因为舌下黏膜毛细血管丰富,药物无需经过肝脏代谢,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如同“特快专递”直达心脏。标准剂量0.3-0.6mg含服后,5分钟即可达到药效峰值,持续20-30分钟。若含服3分钟未起效,需警惕心肌梗死可能,此时应立即就医。
喷雾剂:介于含服与口服之间的“折中选择”
喷雾剂通过舌下喷射给药,吸收速度略快于传统舌下片剂,因药物以微滴形式更均匀覆盖黏膜。但实际起效时间差异微小(约30秒至1分钟),临床更看重其便携性和稳定性——尤其适合手抖或口腔干燥的患者。需注意喷后需闭口10秒,避免吞咽影响药效。
口服:绕远路的“慢速列车”
口服硝酸甘油需经消化道吸收、肝脏首过代谢,导致90%以上药效被破坏,起效延迟至15-30分钟。这种“迂回路线”使其仅适用于慢性预防,而非急救。曾有患者误将舌下片吞服,不仅延误治疗,还可能因剂量不足导致反复发作。
“一口闷”的致命误区
民间所谓“一口闷”的服法存在双重风险:一是吞咽动作使药物进入胃部,失去快速起效优势;二是用水送服可能加速片剂溶解,引发血压骤降。正确做法是将药片置于舌下任其自然溶解,含服期间避免说话或进食。对于意识模糊者,可改用喷雾剂,但切忌强行灌药。
剂型选择的黄金法则
急救场景首选舌下含服或喷雾剂,二者起效速度无显著临床差异;长期预防可用透皮贴剂(30分钟起效,持续10-12小时),尤其适合夜间心绞痛患者;注射剂仅限院内使用,静脉给药即刻起效。需注意所有硝酸甘油制剂均需避光保存,开封后3个月未用完即失效。
硝酸甘油的“快慢哲学”揭示:急救药物的价值不在于理论上的起效时间差异,而在于正确使用带来的确定性。患者应定期检查药物性状(正常为白色片剂,若变黄则失效),并保持坐位服药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这是比追求“更快几秒”更重要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