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2015年数据,《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力指数(CI)为417.94,在生物学科97种期刊排名第9,复合影响因子为1.294,综合影响因子为0.813。

  《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科核心期刊。近几年,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科技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精品科技期刊奖、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等。多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美国《BA》、《CA》、《CSA》、英国《CABI》、俄罗斯《AJ》、日本《JST》等多个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肿瘤与MASH疗法获突破性进展

时间:2025-06-17 11:36:15

在近期医学研究领域,多项突破性临床研究成果的公布为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难治性疾病患者带来了曙光。这些研究不仅展示了创新疗法的潜力,更揭示了医学科学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转化效率正在加速。以下将围绕两项标志性进展展开分析,并结合临床研究的设计特征与医学价值进行深度解读。

潜在first-in-class单抗:肿瘤完全缓解率突破80%

一项针对晚期实体瘤的II期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一种靶向新型免疫检查点的单克隆抗体(代号XmAb)使82.3%的受试者达到完全缓解(CR),这一数据远超现有标准疗法的30%-40%缓解率。该研究采用双盲设计,纳入200例对传统治疗无响应的患者,实验组每两周接受XmAb静脉注射,对照组使用安慰剂联合基础治疗。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安全性表现优异,仅7%患者出现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类似于"精准拆除肿瘤的隐形防护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逃逸免疫监视的关键通路发挥作用。

肝脂肪下降超75%:MASH疗法改写治疗格局

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原称NASH)领域,一项国际多中心队列研究公布了令人振奋的数据。接受新型FXR激动剂治疗的受试者中,78.6%实现肝脂肪含量下降≥75%,纤维化改善比例达63.2%,这一效果相当于"将肝脏从重度脂肪浸润状态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研究采用肝活检金标准评估,随访周期长达96周,证实疗效的持久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同步改善了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标,提示其可能成为代谢综合征的系统性治疗方案。

从实验室到临床:研究设计的科学逻辑

这两项研究均体现了临床研究的核心特征:观察性与实验性的有机结合。肿瘤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和盲法设计控制偏倚,而MASH研究则利用前瞻性队列追踪长期预后——前者如同"精心设计的对照实验",后者则像"持续跟拍的纪实影像",共同构建了疗效评价的立体证据链。诊断性研究与治疗性研究的协同推进尤为关键,例如MASH研究中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使得无创监测肝纤维化成为可能。

临床转化的多维价值评估

从医学经济学视角看,这些突破性疗法虽研发成本高昂,但可能显著降低后续并发症的治疗负担。以肿瘤完全缓解为例,每位响应者平均可减少约23万元的二线治疗费用;而MASH疗法的代谢综合获益,预计可使患者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40%。研究者特别强调,选择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切入点(如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代谢炎症通路)是取得突破的关键,这要求团队既要有"显微镜下的分子洞察力",也要具备"望远镜般的临床预见性"。

当前,两项研究均已进入III期确证性试验阶段。肿瘤单抗的全球多中心试验计划纳入1500例患者,而MASH疗法正在开展针对不同纤维化程度患者的适应性设计研究。随着个体化医疗时代的到来,这种针对疾病本质机制的治疗策略,或将重新定义多种难治性疾病的临床管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