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2015年数据,《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力指数(CI)为417.94,在生物学科97种期刊排名第9,复合影响因子为1.294,综合影响因子为0.813。

  《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科核心期刊。近几年,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科技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精品科技期刊奖、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等。多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美国《BA》、《CA》、《CSA》、英国《CABI》、俄罗斯《AJ》、日本《JST》等多个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济南甜沫:传统小吃中的营养密码与养生智慧

时间:2025-05-29 16:22:56

在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甜沫作为济南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咸香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早餐餐桌上的经典选择。这道以小米面为基础,融合花生、豆腐、粉条、菠菜等多种食材的粥品,不仅承载着“田姓善人舍粥”的历史传说,更在当代营养学视角下展现出均衡膳食的智慧。

传统配方的营养密码

甜沫的核心原料小米面属于全谷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其升糖指数低于精制面粉,能为人体提供持久能量。搭配的花生作为优质植物蛋白来源,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心血管健康;而豆腐则补充了大豆异黄酮和钙质,对骨骼和激素调节具有双重益处。粉条提供的碳水化合物与菠菜中的铁元素、维生素K形成互补,这种荤素搭配的模式暗合现代营养学倡导的“食物多样性”原则。老济南人强调“咸香中品出甘甜”的味觉体验,恰恰反映了食材本味在烹饪中的自然呈现。

微量元素的全谱系供给

通过分析甜沫的配方结构,可以发现其暗含完整的微量营养素链条:菠菜富含的维生素C能促进铁吸收,弥补植物性铁源生物利用率低的缺陷;花生中的锌元素与豆腐所含的镁共同参与人体300多种酶反应;小米面中的色氨酸则是合成血清素的前体物质,有助于情绪调节。这种通过单一餐食实现营养协同的设计,堪比“天然复合维生素片”,尤其适合快节奏生活中追求高效营养摄入的现代人。

季节性适应的养生智慧

传统上秋凉时节食用甜沫的习俗,体现了中医“因时进食”的理念。小米和花生具有温中养胃的特性,能缓解季节交替带来的消化系统不适;菠菜的膳食纤维配合粉条的滑润质地,既保证肠道蠕动又避免过度刺激。当温度骤降时,这碗热气腾腾的咸粥所含的复合碳水化合物能快速提升体温,其作用机制类似于“内置暖宝宝”,通过延缓胃排空时间维持身体产热。

家庭厨房的操作优化建议

现代家庭复刻这道传统美食时,可参考“先煮后调”的标准化流程:提前浸泡花生以减少烹煮时间,八角等香料不仅能去豆腥味,其含有的茴香醚还具有抗菌作用;小米面建议分次添加调糊,通过观察稠度动态调整水量。烹饪过程中需注意菠菜不宜久煮,建议最后放入以保留叶酸等热敏性营养素。搭配油条食用时,建议选择非油炸的全谷物版本,既能保持“酥脆配软糯”的口感层次,又避免摄入过量油脂。

从营养密度来看,每碗甜沫约提供12-15克完整蛋白,接近成年人每日需求的20%,其膳食纤维含量相当于200克西兰花。这种将粗粮细作、荤素混搭的烹饪哲学,为当代城市居民预防“隐性饥饿”提供了可行方案。正如古籍记载“田沫”演变为“甜沫”的误传成就了文化记忆,这道小吃跨越时空的营养价值,正在被现代科学重新发现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