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2015年数据,《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力指数(CI)为417.94,在生物学科97种期刊排名第9,复合影响因子为1.294,综合影响因子为0.813。

  《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科核心期刊。近几年,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科技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精品科技期刊奖、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等。多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美国《BA》、《CA》、《CSA》、英国《CABI》、俄罗斯《AJ》、日本《JST》等多个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夏日空调使用指南:告别空调病,健康又凉快

时间:2025-05-27 15:12:50

夏天一到,空调就成了救命神器,但吹久了总有人抱怨头疼、鼻子堵、关节酸痛,甚至反复感冒。这些“空调病”其实不是空调的错,而是我们用错了方式。今天就来聊聊,怎么把凉快和健康同时揣进兜里。

温度控制:别让身体坐过山车

把空调调到26-28℃是最舒服的区间,这个温度既不会让汗珠子吧嗒掉,也不会冻得直哆嗦。关键是要控制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比如外面35℃,屋里突然降到24℃,血管猛地一收缩,头疼立马找上门。就像从火炉跳进冰窟窿,再结实的身体也扛不住这么折腾。晚上睡觉可以调高1-2℃,搭配薄毯子更保险。

风向玄学:冷风也会“拐弯”

对着脸吹空调的人,十个有九个会打喷嚏。空调出风口要调成向上或水平方向,实在不行就花十几块钱装个挡风板,让冷风先撞墙再慢慢飘下来。重点保护后颈、膝盖这些“怕冷特区”,办公族可以在抽屉备条丝巾,感觉凉了就搭脖子上。记住一个原则:凉而不冷,才是最高境界。

换气秘诀:给房间“透口气”

密闭空间吹空调超过3小时,空气比地铁车厢还浑浊。每两小时开窗10分钟,新鲜空气能冲淡霉菌和二氧化碳。如果嫌开窗热,可以把风扇放窗边往外吹,形成简易换气系统。晚上睡觉前务必关空调开窗半小时,否则第二天起来嗓子干得像撒哈拉——这可是细菌最喜欢的干燥环境。

清洁陷阱:看不见的细菌工厂

滤网发黑的空调,吹出来的风都是带“佐料”的。每年夏天开机前要深度清洗滤网,用中性洗涤剂泡半小时,冲干净再暴晒杀菌。更专业的蒸发器清洁可以找售后,毕竟那里藏着的霉菌军团,可能就是让你咳嗽的元凶。别忘了顺带擦擦电扇叶片,这些电器都是隐形的灰尘收集器。

关节保卫战:和“人造寒风”和解

关节痛的人吹空调,就像在伤口上撒冰渣。中医说的“寒湿入体”就是这个道理——低温会让肌肉血管收缩,关节滑液变黏稠,骨头缝里像灌了胶水。建议穿七分裤时套个护膝,在办公室放件开衫。如果已经觉得膝盖发僵,可以用手掌快速摩擦发热再捂在关节上,相当于给生锈的齿轮滴润滑油。

感冒迷思:空调不背锅

很多人以为吹空调直接导致感冒,其实是低温削弱了局部免疫力,让病毒有机可乘。就像熬夜不会直接生病,但会让防御系统打瞌睡。关键要避免满头大汗时突然冲进空调房,先用毛巾擦干再慢慢降温。体质弱的人可以喝点姜枣茶,生姜里的姜辣素就是天然的“暖气片”。

最后提醒大家,空调房里放盆水或加湿器,湿度控制在40%-60%,皮肤和呼吸道才不会抗议。毕竟我们追求的不是北极的严寒,而是树荫下的清凉——那种带着微风和青草香的夏天,才是记忆里最舒服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