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2015年数据,《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力指数(CI)为417.94,在生物学科97种期刊排名第9,复合影响因子为1.294,综合影响因子为0.813。

  《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科核心期刊。近几年,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科技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精品科技期刊奖、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等。多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美国《BA》、《CA》、《CSA》、英国《CABI》、俄罗斯《AJ》、日本《JST》等多个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执业药师新未来:双师并轨揭秘!

时间:2025-05-19 17:55:12

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执业药师这一职业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而“双师并轨”这一概念的出现,更是在行业内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它或许预示着执业药师发展未来的重要趋势。

所谓“双师并轨”,通俗来讲,是指将与健康领域相关的两类专业人才——比如健康管理师与执业药师进行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在过去,健康管理师侧重于对人群健康的全面监测、评估、干预等健康管理工作,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而执业药师则主要聚焦于药品的调配、用药指导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学服务方面。二者虽都在健康维护的范畴内,但往往各自为政,缺乏紧密的合作与联动。

如今,“双师并轨”模式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这有助于整合健康领域的专业力量。大健康产业涵盖了诸多环节,从预防到治疗再到康复,需要多专业协同作战。当健康管理师和执业药师实现并轨后,能够搭建起一个更加完整、连贯的服务体系。例如,在社区健康管理中,健康管理师可以先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摸底,筛查出存在用药风险或者有潜在疾病需要药物干预的人群,然后执业药师及时介入,提供精准的用药建议,确保居民用药安全、合理,这种无缝对接的服务模式能极大地提升整个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对于执业药师自身而言,“双师并轨”也是拓宽职业发展道路的绝佳契机。以往执业药师的工作范围相对局限在药店、医疗机构的药房等场所,主要围绕药品开展工作。而并轨之后,他们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参与到更广泛的健康管理项目中去。比如参与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计划制定,在关注员工用药情况的同时,还能从生活方式、心理调节等多方面给出综合建议,从而成为全方位守护人们健康的专业人士,提升自己在健康产业中的价值和地位。

从社会层面来说,“双师并轨”更是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必然要求。如今人们不仅满足于有药可医,更希望能够得到全面的健康指导,预防疾病的发生。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中,如果既有健康管理师又有执业药师协同合作,就能为签约居民提供从日常保健、疾病预防到发病后精准用药的一站式服务,让居民真正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健康服务,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

要实现真正的“双师并轨”并非一蹴而就。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就需要打破原有的单一专业培养模式,探索融合两者知识体系的教育路径,让从业者既懂健康管理又精药学知识。在行业规范上,也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和准则,明确两者在协同工作中的职责、权限等,确保服务的质量与安全。同时,还需要加强不同专业背景的从业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消除彼此的认知壁垒,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双师并轨”无疑是执业药师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行业共识的逐步达成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日益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执业药师与健康管理师携手共进,共同为人们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书写大健康产业的新篇章,也让执业药师这一职业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