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2015年数据,《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力指数(CI)为417.94,在生物学科97种期刊排名第9,复合影响因子为1.294,综合影响因子为0.813。

  《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科核心期刊。近几年,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科技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精品科技期刊奖、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等。多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美国《BA》、《CA》、《CSA》、英国《CABI》、俄罗斯《AJ》、日本《JST》等多个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西瓜上这物别丢!用对是良药,太可惜了

时间:2025-05-07 10:56:34

在炎炎夏日,西瓜无疑是人们消暑解渴的首选佳品。它那甘甜多汁的果肉,不仅能够瞬间缓解高温带来的不适,还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然而,在享受这份清凉的同时,你是否曾留意过西瓜上那些不显眼的部分——西瓜皮、西瓜籽,甚至是西瓜霜?这些常被我们随手丢弃的“边角料”,其实蕴藏着不为人知的药用价值和健康秘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西瓜上这些不起眼部分的神奇之处,看看它们如何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良药”。

西瓜皮:清热解暑的天然良药

提到西瓜,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其鲜红的果肉,而忽略了覆盖在外的那层绿色瓜皮。实际上,西瓜皮在中医里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的功效。将西瓜皮洗净后切成薄片,无论是凉拌还是煮水饮用,都能有效缓解夏季因高温引起的口渴、烦躁等症状。此外,西瓜皮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对于美容养颜、促进皮肤新陈代谢也有一定帮助。下次吃西瓜时,不妨将瓜皮保留下来,变废为宝,为自己和家人制作一道清新的夏日小菜或饮品。

西瓜籽:补肾益气的小宝藏

吃完西瓜后,那些黑黝黝、小小的西瓜籽往往会被我们当作垃圾扔掉。然而,你知道吗?这些不起眼的西瓜籽,其实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料。在中医理论中,西瓜籽性平味甘,具有补肾益气、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适量食用炒熟的西瓜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同时,西瓜籽中的油脂成分还能帮助润滑肠道,促进排便,对于改善便秘问题也有益处。当然,食用时需注意控制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上火或消化不良。

西瓜霜:口腔溃疡的克星

除了瓜皮和瓜子,西瓜上还有一种更为稀有且珍贵的物质——西瓜霜。这并非指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霜,而是一种从西瓜表面提取出的特殊成分,传统上用于制作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的药物。西瓜霜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缓解口腔炎症、促进伤口愈合有显著效果。虽然现代医疗技术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但西瓜霜凭借其天然、温和的特性,依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如果你不幸患上了口腔溃疡,不妨尝试使用含有西瓜霜成分的药物,或许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结语

在这个追求高效、便捷的时代,我们往往习惯于聚焦于事物的表面价值,而忽视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蕴含深意的细节。西瓜身上的这些“边角料”,就是最好的例子。它们虽然不如果肉那般引人注目,但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守护着我们的健康。因此,下次当你拿起西瓜刀准备大快朵颐时,不妨多一份细心与尊重,让这些不显眼的部分也能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价值。毕竟,在生活中,往往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汇聚成了我们对健康的坚守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