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2015年数据,《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力指数(CI)为417.94,在生物学科97种期刊排名第9,复合影响因子为1.294,综合影响因子为0.813。

  《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科核心期刊。近几年,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科技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精品科技期刊奖、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等。多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美国《BA》、《CA》、《CSA》、英国《CABI》、俄罗斯《AJ》、日本《JST》等多个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论文结论部分应该怎么写才算总结到位?

时间:2024-05-28 15:47:02

论文的结论部分是对整体研究的精髓提炼,它对于加深论文主题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出色的结论不仅能提升论文的整体质量,还能凸显研究的价值所在。然而,许多人在撰写结论时感到困惑,不清楚应包含哪些内容。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论文结论部分应涵盖的要点。


论文结论部分应该怎么写才算总结到位?


在撰写论文结论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向:


一、阐述启示、局限性与建议


这是一种常见的撰写方式,尤其适用于那些已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详尽分析和探讨的论文。在此部分,我们可以从研究结果中提炼出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启示。随后,为了展现研究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应指出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最后,通过转折的逻辑,向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为了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建议在各段落内部使用序数词或连词,使内容更加条理清晰,便于读者和审稿人理解。


二、对研究问题进行总结


论文的结论必须严格基于论文自身的内容进行综合。在此过程中,应避免提及与论文无关的数据或现象,以确保结论的严谨性。虽然可以涉及当前的理论难题或研究方向,但必须以论文的实际研究内容为主体。


三、概括核心要点


结论部分也可以通过总结文章的主要论述点来引导读者形成自己的观点。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内容并非对文章中各部分小结的简单重复或罗列。相反,它应谨慎选择论文中的核心问题和重要观点进行阐述,以有效地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


四、展现研究现状、本文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这是一种新颖且全面的撰写方式。它首先带领读者回顾当前的研究现状,然后在结论中突出本文的创新性,从而间接强调研究的价值。然而,任何研究都难免存在局限性。因此,在强调创新性的同时,也应诚实地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这种写法不仅体现了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还能根据局限性推导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五、提出后续研究建议


结论部分不仅是论文正文的终结,也是未来研究工作的新起点。因此,作者应在此部分对后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同行提供研究方向和思路。


此外,论文在围绕主论点展开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但受主题限制无法在正文中深入讨论的点。尽管这些内容可能与主题不完全契合,但它们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者可以在结论部分简要提及这些发现,以激发同行的研究兴趣并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论文的结论部分应包含对研究的全面总结、启示、局限性分析、建议以及可能的后续研究方向。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大家在撰写论文结论时提供有益的参考。如需获取更多相关知识,欢迎随时咨询云平文化的在线编辑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