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2015年数据,《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力指数(CI)为417.94,在生物学科97种期刊排名第9,复合影响因子为1.294,综合影响因子为0.813。

  《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科核心期刊。近几年,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科技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精品科技期刊奖、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等。多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美国《BA》、《CA》、《CSA》、英国《CABI》、俄罗斯《AJ》、日本《JST》等多个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发表医学类职称论文需要弄清哪些信息?

时间:2024-04-26 10:24:12

对于医学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职业晋升的过程中总免不了需要撰写和发表职称论文。在医学类职称论文的投稿与发表环节,审核标准往往设得相当高。因此,若想在医学类期刊上成功发表论文,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是必须要了解清楚的:

首先,明确职称评定的具体时间节点是至关重要的。在撰写和投稿论文之前,一定要详尽了解并明确职称评定的时间。鉴于论文的发表流程可能需要长达三个月,甚至半年乃至一年的周期,提前做好准备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职称评定时,有些评审机构会要求论文必须能够被数据库检索到。而论文在期刊上发表后,通常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才会被各大数据库收录。因此,在考虑论文发表时间时,还需要额外预留出这两个月的收录时间。

其次,对于如何着手撰写职称论文,这是许多医学工作者常感困惑的问题。他们或许会寻求写作建议与技巧,但实际上,这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如果非要简单概括,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论文的写作角度,二是研究的深度。

在写作角度上,大多数人习惯于采用线性的、纵向的思维方式,即对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挖掘。然而,当大多数人都采用这种方式时,要提出新颖的观点就变得相对困难。因此,若想在职称论文中有所创新,就需要尝试不同的视角。应避免使用那些已被别人用滥的角度,可以尝试多元化,甚至逆向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在研究深度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的专业化程度日益加深。如果论文所探讨的问题缺乏深度,那么其研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在选择独特视角的同时,也要确保研究的深度。只有这样,写出的论文才会更具价值。

再者,选择合适的职称期刊也是一个关键环节。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对职称评定的要求存在差异,因此在什么样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作者来说,发表论文对于职称晋升至关重要,因此在选择期刊时必须非常谨慎。当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假刊和套刊,这让许多作者难以辨别真假,甚至有可能因此耽误了职称评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假刊陷阱:

一种是套刊,这种刊物极具迷惑性,因为通常会有一个正规发行的刊物存在,并且被知网等数据库全文收录。然而,冒牌刊物虽然与正规刊物在刊号和刊物名上完全一致,却不会被任何数据库收录。

另一种是假刊,这种刊物在新闻出版总署根本没有备案,而是由不法分子自行命名并印刷的。这类刊物不仅在新闻出版总署查不到,也不会被任何数据库收录。

因此,在选择期刊时,作者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确保所选期刊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这样才能避免陷入假刊的陷阱,确保自己的论文能够顺利发表,并为职称晋升增添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