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2015年数据,《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力指数(CI)为417.94,在生物学科97种期刊排名第9,复合影响因子为1.294,综合影响因子为0.813。
《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科核心期刊。近几年,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科技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精品科技期刊奖、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等。多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美国《BA》、《CA》、《CSA》、英国《CABI》、俄罗斯《AJ》、日本《JST》等多个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征稿启事
时间:2023-09-08 09:43:29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由吉林医药学院主管、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 主办的医药学术类期刊。本刊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已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权威网络数据库收录,国内统一连 续出版物号:CN22 - 1407/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7629,邮发代号为:12-314。
本刊的主要栏目有:论著、综述、临床医学、中医中药、检测与诊断、病例报告、护理研究、药物与临床、药物研究、 妇幼保健、中西医结合研究、医学教育、专题研讨等。
本刊为大16开本、半月刊、彩色封面、每册282页,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全国医药卫生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进行学术 交流的园地,欢迎全国各地从事临床工作的医药医护人员,医科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从事医药研究的学者专家踊跃投稿。
来稿要求:
1. 来稿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来稿署名无争议。来稿要避免一稿两投或多投,内容不得涉及保密问题。本刊不采用 已在其他刊物上公开发表过的文稿。
2.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材料要真实,数据要可靠,论点要鲜明,表述要准确清楚,要自圆其说、言简意赅。
3. 来稿中的医学名词应以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1989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编辑的《医学名词》为准,药名 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英文缩略语应以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英语医学缩略词典》为准,简化字应以国务院 1986年10月15日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来稿中的计数数字凡可使用阿拉伯数字之处,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计量 单位与单位符号应以1987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为准。
4. 对来稿字数的要求是:一般来稿每篇的字符应在3000以上,论著类来稿的字符每篇应在4000以上,综述类来稿的 字符每篇应在5000以上,病例报告类来稿的字符每篇应在2500以上,特殊来稿的字符根据来稿的内容决定。计算字数时 应把图表和注释包括在内。
5. 来稿一般应有中文摘要及关键词3 - 8个。中文摘要按照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格式撰写。如有英文摘要,则 应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完全一致。
6. 在来函中,要把作者的各种信息写清楚。多位作者的姓名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不同单位的作者要在正文的后面加以 说明。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书写,姓在前,名在后,姓全部大写、名的首个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如 王晓晶应写成WANG Xiao - Jingo作者单位用英文全称,按正式名称书写,包括第二、第三作者的单位。
7. 文题:应力求简明准确,要反映文章的主题并和主题相一致。字数要压缩到最少,题中题后不用标点符号,最好不 夹用英文缩略语,不用副标题。
8. 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 ~ 5个英文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的(Index Medicus》中医 学主题词表(MCSH)内所列的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照MC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 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各词汇之间空两个字。
9. 图表:凡可用简单文字说明的,尽量不用图表。表内线条不宜太多,可省略两侧的边线、左上角的斜线以及不必要 的横线和竖线。图表应列出图题、表题。必要时应加简单说明。图片必须清晰,层次分明,注明图号和上下向以及图题及说明。
1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照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并于文内引用处以方角码注明。论著及经验交流等类文稿 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15条,综述类文稿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30条。参考文献注释在文内用角码标注,即用阿拉伯数字 加方括号表示,并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入文末。
11. 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做必要的文字修改及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本刊编辑会与作者进行沟通,请随时 保持联系畅通。
12. 对于各类基金课题、研究生毕业论文,本刊将优先录用。
13. 本刊已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严禁复制、盗用他人论文。
14. 来稿一律用word版本的电子文稿,将其直接发送到本刊指定的的收稿邮箱,无论录用与否,本刊会在7个工作日 之内用电子邮件给予答复。
15. 来稿时要写清作者的姓名、详细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固定电话号码、手机号码和单位的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