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植物学报杂志

期刊简介

  《西北植物学报》创刊于1980年,月刊,是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2015年数据,《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力指数(CI)为417.94,在生物学科97种期刊排名第9,复合影响因子为1.294,综合影响因子为0.813。

  《西北植物学报》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植物学科核心期刊。近几年,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四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科技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奖、陕西省第一届和第二届精品科技期刊奖、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期刊等。多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美国《BA》、《CA》、《CSA》、英国《CABI》、俄罗斯《AJ》、日本《JST》等多个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

时间:2023-04-12 15:22:00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 手术切除瘢痕疙瘩,美容缝合后行放射线治疗一个疗程。结果 本组55例各种原因引起的瘢痕疙瘩经上述治疗效果好,无复发。结论 应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线治疗瘢痕疙瘩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手术切除 放疗


各种原因造成的瘢痕疙瘩,病程长,呈持续性生长,痒痛不适,部分破溃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外貌及肢体功能。一般增殖性瘢痕单纯手术切除后不易复发,而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易复发,压迫及局部用药亦无效,往往呈报复性增生。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55例各种创伤后形成的瘢痕疙瘩应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55例,男35例,女20例,均为烧伤或外伤后瘢痕疙瘩增生1-30年,年龄18-65岁,平均42岁。瘢痕疙瘩多发生于胸部、肩部、耳垂部、四肢及面部,呈持续性生长,压迫及局部用药无效,部分患者单纯手术切除后迅速复发。
1.2手术方法 依据瘢痕疙瘩大小、部位及功能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瘢痕疙瘩范围不大者,切除瘢痕组织后,切口两侧皮下适当潜行分离,直接拉拢缝合;瘢痕疙瘩范围较大或位于功能部位者,可选用皮瓣转移术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去除瘢痕组织。术前必须合理设计切口画线,术中彻底止血,以缝合后皮肤张力不大为原则,在手术过程中尽量不伤及皮缘、皮肤。
转移皮瓣范围较大者可放置负压引流,根据切口部位选用4-0或5-0可吸收线皮下间断缝合,美容针线间断缝合皮肤或皮内连续缝合,术区适当加压包扎,术前、术后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放射线治疗 本方法多选用成年人(特殊部位可用电子线疗法),术后24小时内行放疗。(1)根据手术的部位,可选择50-100kv的X射线加ImmAI滤过板,或4-6Mev电子线;⑵选择适当厚度的铅皮、铅橡皮或低溶点铅板屏蔽周围的正常组织;⑶照射范围要将术区包全,四周扩大3-5mm;⑷手术切除的伤口一般应包括缝线的针孔;⑸关于单次量、分次方法和总剂量,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有:①每次2Gy,每周2-3次,总量16-20Gy;②每次3-5Gy,每日1次,总量15-20Gy;③每次8-10Gy,每周1次,总量20-24Gy;⑹也可采用192Ir模施源器治疗。
2 治疗效果
本组55例瘢痕疙瘩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的治疗方法,切口均一期愈合,对合平整,术后跟踪随访一年,均无再次出现瘢痕疙瘩复发,随时间推移,切口逐渐淡化,外用抗瘢药物效果更佳。
3 讨论
一般增生性瘢痕胶原纤维与瘢痕长轴平行,排列整齐,瘢痕与正常皮肤有移行段,增生病程一般为1-2年,早期压迫及局部用药多有效,手术切除后复发可能性小。而瘢痕疙瘩一般成纤维细胞很多,部分致密的胶原纤维排列呈旋涡状,皮肤与瘢痕界限清楚,病程长,呈持续性生长,压迫及局部用药多无效,手术切除后往往呈报复性复发增生,而彻底消除瘢痕疙瘩,务必在手术切口设计、组织的切开、分离及缝合时按照美容整形的手术原则进行,术后24小时内行放疗,通过放射线抑制纤维增生,减少新生的血管产生,从而抑制瘢痕增生,彻底消除瘢痕疙瘩。